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以2012-2018年辽宁地区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地下地质体构造特征构建理论模型,应用欧拉反褶积法对重力变化场源深度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反演和解释.结果 表明:在辽宁西部辽蒙交界和海城—岫岩断裂带附近场源位置集中,地下介质活动增强;欧拉反褶积方法适用于对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的重力场反演及以场至源的定量研究应用.
推荐文章
位场欧拉反褶积方法适用性分析及其应用
位场
欧拉反褶积
叠加异常
垂向导数
反演效果
基于自适应模糊聚类分析的重力张量欧拉反褶积解
全张量重力梯度
三维欧拉反褶积
自适应模糊聚类分析
重力场欧拉反褶积最优解提取
欧拉反褶积
最优解
估计函数
截断误差
奇异值分解
欧拉反褶积在重磁位场中应用与发展
欧拉反褶积
构造指数
发散解
滑动窗口
背景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欧拉反褶积方法计算辽宁地区重力变化场源特征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欧拉反褶积 重力场变化 辽宁地区 潜在地震危险性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及技术应用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3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15.7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明若 41 241 7.0 13.0
2 贾晓东 33 109 6.0 9.0
3 翟丽娜 25 51 5.0 6.0
4 孔祥瑞 17 29 3.0 4.0
5 王松阳 10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5)
共引文献  (31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欧拉反褶积
重力场变化
辽宁地区
潜在地震危险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