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摘要:
以三峡库区云阳塞坝滑坡为例,分析了层状砂泥岩区缓坡平台上崩滑堆积物中因开挖引起变形的机理.研究表明,崩滑堆积物呈蜂窝状分布的富水含水层,因远距离开挖失水而导致的不均匀变形,是地面出现拉裂的主要原因;平台中的公路开挖所诱发的边坡回弹变形仅限于局部范围.这两类变形的发生在时间上或相应的施工期间可能表现为表观的"同步"现象,但不均匀变形随着含水层排水的完成而结束,而开挖所诱发的回弹变形,则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直至发生滑坡.在空间上,两类变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不均匀固结变形的发生以不规则的孤立含水层为中心向外发展,而回弹变形则局限于临空面附近,远离临空面时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迅速减小.在富含地下水的松散堆积物中进行工程施工时,区分两类变形机理和效应,对于减少滑坡误判,正确进行工程设计,减少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三峡水库区云阳县西城滑坡蠕变研究
滑坡
云阳县
三峡工程
重力变形
斜坡岩体蠕变
三峡库区巴东复杂斜坡系统变形机理数值模拟与稳定性研究
巴东斜坡系统
重力成因
数值模拟
库水位变化
稳定性
长江三峡水库区云阳县典型滑坡变形监测分析
三峡水库区
滑坡
监测
变形
云阳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云阳塞坝"平台式"斜坡变形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学科
关键词 塞坝滑坡 机理 固结效应 回弹变形 参数反分析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65.2003.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22 436 13.0 20.0
2 吴梦喜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0 480 14.0 21.0
3 苏爱军 3 52 3.0 3.0
4 尹先忠 1 6 1.0 1.0
5 刘大显 1 6 1.0 1.0
6 王怀球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塞坝滑坡
机理
固结效应
回弹变形
参数反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双月刊
1000-3665
11-220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6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