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霞若地区的构造形迹可划分为6个构造群落.吕梁期构造群落(D1)属中深构造相,变形机制不明.华力西期构造群落(D2)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伸展机制.印支期构造群落(D3)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群落(D4)具浅表构造相特征,仍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中期构造群落(D5)亦为浅表构造相,系水平剪切的产物.喜马拉雅晚期构造群落(D6)属表部构造相,由差异升降形成.
推荐文章
甘肃北山地区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趋势
晚第四纪
构造变形
演化趋势
甘肃北山地区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变形成因探讨及其勘探意义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构造变形
晚三叠世
华蓥山断裂
基底断裂
构造分区
变形机制
巢湖北部褶皱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物理模拟
巢湖北部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霞若地区构造变形序列
来源期刊 云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变形序列 特征 霞若地区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三江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6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5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885.2003.02.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变形序列
特征
霞若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地质
季刊
1004-1885
53-1041/P
16开
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