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阿拉巴马号案是19世纪一件著名的国际法案例。19世纪60年代,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在有关阿拉巴马号问题的交涉中,曾试图引导清政府接受国际法。在晚清国际法输入的过程中,丁韪良等译介者对这一案例的意义大加渲染,以此标榜国际法的公正性。阿拉巴马号案在晚清知识界和外交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促使国人从肯定其理性精神的角度承认国际法的价值,强化了国人对国际法的信任。
推荐文章
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以美国阿拉巴马州为例
森林破碎化
破碎化模型
驱动力
空间变异模型
阿拉巴马州
正交试验法优化红掌'阿拉巴马'叶片的组织培养体系
红掌'阿拉巴马'
叶片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临床与转化科学中心及对中国的借鉴
转化医学
转化研究
转化医学中心
合作
培训
阿拉巴马大学:推进研究中心
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
数据收集系统
飞行高度
碳纤维
学生
火箭
航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拉巴马号案与晚清国人的国际法印象
来源期刊 中国近代史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阿拉巴马号案 晚清时期 国际法 法律输入 理性精神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K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涛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34 97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拉巴马号案
晚清时期
国际法
法律输入
理性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月刊
1001-2621
11-4331/K
北京张自忠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