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定时系统是合肥光源逐圈束流位置监测和相空间测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数据采集卡提供与环内电子束团同步的时钟信号.该系统包含高速ECL时钟成形、分频电路、程控延时电路、控制模块等部分.可实现延时范围0~220ns,最小延时步距0.5ns,调整精度0.1ns,时钟抖动小于200ps.系统控制软件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操作灵活、方便.
推荐文章
合肥光源逐圈测量系统试验结果及其在注入调试中的应用
逐圈束流位置测量
衰减率
局部凸轨
残余β振荡
数字锁相检测在合肥光源逐圈测量系统的应用
数字锁相检测
阻尼率
逐圈测量
束流反馈
合肥光源
合肥光源数字横向逐束团反馈系统
数字横向反馈
束流试验
逐束团反馈系统
耦合束团不稳定性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束流反馈系统设计
逐束团系统
耦合束团不稳定性
高阶模(HOM)
横向束流反馈系统
稳定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合肥光源逐圈束流位置监测系统中的定时系统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逐圈束流位置测量 程控延时 时钟抖动 客户/服务器结构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粒子束及加速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29
字数 2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筠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35 175 8.0 10.0
2 阴泽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58 211 8.0 10.0
3 吴孝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 71 6.0 7.0
4 马庆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8 24 3.0 4.0
5 詹志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5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逐圈束流位置测量
程控延时
时钟抖动
客户/服务器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