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利用12对AFLP引物,对来自于世界6个国家的146份小豆(Vigna angularis)栽培变种(var. angularis)和野生变种(var. 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580条清晰的显带,其中313(53.93%)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6.08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0.35,变异幅度为0.00~0.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绘制的聚类图,可将其中的143份种质相互区分开,并将其中的145份小豆资源划分成8个明显不同组群,显示小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8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以及遗传类型趋同性.通过各组群内和组群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发现世界小豆主要栽培资源以及日本野生、半野生资源中蓄积的遗传多样性较匮乏,而储藏于中国野生小豆资源、喜马拉雅地区栽培和野生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AFLP 小豆(Vigna angularis)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2-568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3.04.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FLP
小豆(Vigna angularis)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