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木豆野生种(Cajanus scarabaeiodes)为对照,对来自印度、中国、非洲和美洲的139份栽培木豆(Cajanus cajan)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7对引物共扩增出502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4条.遗传相似性系数UPGMA聚类图,揭示木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与分类.借助遗传距离的ME进化树又将参试种质分成8个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广泛,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广阔;非洲、美洲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与印度资源的亲缘关系较密切.中国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独特,且与印度、非洲、美洲栽培木豆资源亲缘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基本支持印度木豆起源和多样性中心、非洲次生多样性中心的观点,并提出中国次生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假说.研究还发现,木豆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A)和保持系(B)间存在独特的AFLP谱带差异,可能有助于分子标记辅助的木豆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种培育.
推荐文章
中国蚕豆种质资源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蚕豆
种质资源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应用RAPD标记检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基于AFLP标记的贵州及其邻省薏苡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分析
薏苡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AFLP
贵州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豆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木豆 AFLP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起源中心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0-798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7.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9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4(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豆
AFLP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起源中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