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著名的燕山山脉雄踞于华北平原之北,以其特有的地质构造闻名于世.它既是世界知名的中、新元古界层型剖面的所在地、中国最老陆壳的出露区,也是中外驰名的燕山运动的命名地.北京十三陵-龙庆峡-八达岭地质路线呈NW向横穿NE向延伸的太古宙变质杂岩、著名的中、新元古代经典剖面、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及新生代盆-岭构造系统.通过该剖面构造特征与地层系统的观察可概括了解燕山陆内(板内)造山带西段、北京地区的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
推荐文章
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八达岭
十三陵
旅游资源评价
风景名胜区
中国及邻区中新生代大型大陆扩张盆地及其造山作用
盆地
扩张作用
造山作用
中新生代
华南及邻区
北京——八达岭内燃动车组拖车研制
内燃动车组
技术参数
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地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以十三陵-龙庆峡-八达岭路线观察为基础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燕山山脉 北京地区 中、新生代 陆内造山过程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19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6.2.2
字数 11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3.03.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燕山山脉
北京地区
中、新生代
陆内造山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