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过程.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从中三叠世至新近纪划分出五个耦合过程,反映了从同碰撞挤压逆冲造山相耦合过程至挤压—压扭造山隆升的耦合过程.
推荐文章
大别山造山带与安徽沿江中新生代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沿江中新生代盆地
大别山造山带
充填序列
耦合关系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伸展盆地
前陆盆地
造山松弛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大别造山带毗邻新生代盆地物质平衡分析
新生代
大别造山带
物质平衡
剥蚀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过程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新生代 盆地耦合过程 大别造山带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4.4
字数 5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跃东 24 190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40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新生代
盆地耦合过程
大别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