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豆食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起源于远古,发展于周、秦和唐、宋,特别是1949年以后,大豆食疗已趋于鼎盛。中国大豆食疗的特点,一是政府重视,二是内涵丰富,三是技术精化。大豆食疗县有充饥和治疗的双重性,方法的简廉性,应用的广泛性,地域的差异性。祖国医学认为,大豆性味甘、平、疗效特点能健脾利温,益血补虚,润燥消水;清热解毒。适用于脾虚气弱,消瘦食少,贫血乏力,温痹拘挛,水肿,小便不利,妊娠中毒,疮痈肿毒等症。黑大豆对于头晕目眩,视物昏暗,须发早白,泻痢腹痛,腹热药中毒,饮酒过多等症也有疗效。因而,在中国,大豆有“豆中之王”和“植物肉”的美誉。在本文中,作者专门论述了利用大豆及其配料治疗或预防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如补肝肾养血,利尿消肿,治疗关节炎,降血压,治疗糖尿病,防治单纯性甲状腺炎以及高血脂和癌症等疾病。讨论了治疗或防治上述疾病的药物配方,制作方法,食用方式,功能效应,主治疾病及输治疾病,注意事项等。
推荐文章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贸易摩擦
大豆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大豆工业当前形势及展望
大豆
资源
工业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大豆工业发展战略与全球合作
中国
大豆工业
战略
合作
浅谈中国大豆种业发展现状
中国大豆
种业
发展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大豆食疗的历史发展和疗效特点
来源期刊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国 大豆食疗 历史发展 疗效特点 饮食文化 食疗方法 关节炎 血压 糖尿病 食用方式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9.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大豆食疗
历史发展
疗效特点
饮食文化
食疗方法
关节炎
血压
糖尿病
食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季刊
1008-4169
51-1526/G4
四川西昌市马坪坝
出版文献量(篇)
63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