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 yunnanense)是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携带的一种主要的病原性伴生真菌.以PD培养液对该菌进行培养,培养滤液即毒素原液中蛋白部分具致病活性,在冷藏及室温条件下,该毒素能较长时间(20~40 d)保持致病活性(即能在寄主树木上形成一定长度的韧皮反应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活性逐渐丧失;在60℃时,该毒素仍可保持一定的活性,而在超过80℃时,则完全丧失其活性.毒素原液pH值为5.1,渗透势为-120kPa,经试验确定毒素原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从而表明该菌培养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推荐文章
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半帚孢
毒素
作用机理
枯斑盘多毛孢菌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研究
毒素
枯斑盘多毛孢菌
生物测定
亚正定矩阵的基本性质
亚正定矩阵
实对称正定矩阵
特征值
TGR5基本性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Gpbar1
G蛋白偶联受体
胆汁酸
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半帚孢毒素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半帚孢 毒素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38
字数 4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522.2003.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辉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所 82 1471 20.0 35.0
2 廖周瑜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研究所 6 4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半帚孢
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522
11-1932/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1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06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