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典型失效样品进行失效分析.常规检验和对表面腐蚀坑、裂纹的宏微观分析表明,裂纹从腐蚀坑处萌生,沿着大体垂直于表面的方向向内穿晶扩展;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腐蚀坑内的产物主要含Fe,Mn,Si,S等;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得出,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有:Fe2O3,FeCl2,FeSO4,NH3,Si3N4等.由此综合分析推断,介质中主要含有H2O,Cl-,SO2-4等.结合卸荷槽部位的结构特点及受力情况,得出结论:引起RD2轴卸荷槽部位腐蚀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为大气腐蚀.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对确保行车安全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RD3A1车轴卸荷槽部位腐蚀裂纹的失效分析
RD3Al车轴
卸荷槽
腐蚀裂纹
失效
RD2轴轴颈根部疲劳强度试验研究
车轴
RD2轴
疲劳
试验
提高RD2型车轴运用安全可靠性研究
RD2型车轴
缺陷
卸荷槽
改进
货车轮对轴颈卸荷槽超声波探伤问题分析
货车
轮对
卸荷槽
超声波探伤
问题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D2轴卸荷槽部位腐蚀疲劳裂纹的失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车轴 卸荷槽 腐蚀疲劳 裂纹 失效分析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60.3311
字数 22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3.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丽贤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7 103 4.0 7.0
2 刘学文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5 202 4.0 5.0
3 邹定强 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9 12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轴
卸荷槽
腐蚀疲劳
裂纹
失效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