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RAA起搏,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和心房传导时间(RAA-His,RAA-DCS).结果:DCS和双心房起搏后,RAA起搏相比较,RAA处的心房传导时间明显缩短,ERP显著延长(P<0.01);且DCS起搏与双心房起搏相比,前者对心房传导时间和ERP的影响更为显著.14例阵发性房颤病人(包括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和起搏过程中诱发房颤的患者)与25例非阵发性房颤病人相比,前者RAA起搏时的心房传导时间较长,ERP较短(P<0.05).结论: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可改变心房的电生理学特性,缩短心房传导时间,延长ERP,其中尤以DCS起搏的改变最为显著.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主要机制.
推荐文章
右美托咪定对快速心房起搏后兔心房电生理学特性及Cx43Cx40表达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
快速心房起搏
房颤
缝隙连接蛋白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连治疗心房颤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心房颤动
网络药理学
黄连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改善重构治疗对心房颤动者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心房颤动
不应期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
醛固酮受体阻断剂
依贝沙坦对慢性房颤犬模型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不应期,神经性
心房颤动
心房
四唑类
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及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房 电生理学特性 心房颤动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3.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大一 1545 17003 52.0 98.0
2 王吉云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7 14 2.0 3.0
3 贾三庆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36 292 10.0 16.0
4 吴永全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25 134 5.0 11.0
5 王学东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4 12 2.0 3.0
6 黄捷英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5 3 1.0 1.0
7 杨芳 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起搏
心房
电生理学特性
心房颤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