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暴露岩石中宇生核素的浓度与暴露年代、侵蚀速率相关,暴露年代和侵蚀速率可相互求证,但两者均为未知数时,可求算出最大侵蚀速率和最小暴露年代.据此得出张八岭地区的最大侵蚀速率为7.12 m/Ma,最小暴露年代为(85 700±1 500) a,这一年代远小于统一夷平面的形成年代(7~3.6 Ma),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①张八岭地区侵蚀速率大,岩石中宇生核素的浓度较早达到平衡,即达到该地区的测年上限;②采样地区曾被土壤覆盖,造成计算年代值过于年轻.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变形特征--皖中张八岭地区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研究
中上地壳
构造变形样式
张八岭构造带
大别造山带
印支-燕山早期
皖中张八岭群"蓝片岩"中钠质角闪石及其变质p-T条件分析
蓝闪石
镁钠闪石
张八岭群
蓝片岩
低温-高压变质带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特征
构造变形
几何学
运动学
动力学
西冷岩组
张八岭地区中生代岩体中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Ar-Ar年代学
岩石圈减薄
郯庐断裂带
中生代侵入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张八岭地区岩群出露年代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宇生核素 10Be 暴露年代 侵蚀速率 张八岭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古海洋与年代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P533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宇生核素 10Be
暴露年代
侵蚀速率
张八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双月刊
0256-1492
37-1117/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24-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