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以及与褶皱变形密切相关的韧性剪切变形.野外调查表明,该地层中至少发育3期褶皱变形,其中F1为北西向韧性剪切褶皱;F2为向南南西倾伏的纵弯褶皱;F3为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F1与F2联合制约了西冷岩组岩层展布的总体格局.显微构造,特别是岩石的磁性组构特征证明了区内曾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形,且有两期最为显著,即早期的水平剪切和随后发生的侧向挤压.本文重点阐述上述褶皱变形的几何学特征,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中上地壳变形特征--皖中张八岭地区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研究
中上地壳
构造变形样式
张八岭构造带
大别造山带
印支-燕山早期
八面河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孔店组油气成藏
八面河地区
新生代
构造变形
区域引张
油气成藏
张八岭地区岩群出露年代研究
宇生核素 10Be
暴露年代
侵蚀速率
张八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张八岭地区西冷岩组早期构造变形特征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几何学 运动学 动力学 西冷岩组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51
字数 5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4.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如魁 24 250 9.0 15.0
2 刘家云 13 53 3.0 7.0
3 高天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院 13 192 8.0 13.0
4 吴海权 15 86 5.0 9.0
5 张志树 3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变形
几何学
运动学
动力学
西冷岩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