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出台关于单位犯罪主体否定的相关司法解释,但是尚未全面涵盖司法实践中形形色色的“假单位、真个人”的现象,导致司法机关把握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不准。引进“揭开公司面纱”理论,重单位犯罪成立的实质要件、轻单位犯罪成立的形式要件,在特殊情况下否定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而直接认定为自然人犯罪,正是本文意旨所在。
推荐文章
BP算法对诈骗案件预测模型的应用
BP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诈骗案件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防范治理策略研究
电信网络诈骗
境外来话
防范治理
拦截策略
论刑事推定在几类合同诈骗案中的应用
刑事推定
合同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李庭豹合同诈骗案
来源期刊 判例与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李庭豹 合同诈骗案 最高人民法院 单位犯罪主体 司法解释 司法机关 自然人犯罪 犯罪构成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24.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坚 103 350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庭豹
合同诈骗案
最高人民法院
单位犯罪主体
司法解释
司法机关
自然人犯罪
犯罪构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判例与研究
季刊
珠海市吉大九洲大道2005号联通新时空大
出版文献量(篇)
5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