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Z指数法"来判断"土壤-作物"系统法所确定的干旱事件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种方法的指标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桃源县1960~2001年27次中等和中等以上干旱事件中一致率为29.6%,基本一致率为44.5%,错误率为25.9%,"一致"的个例多出现在60年代,"基本一致"多出现在70~80年代,"错误"多出现在90年代;两者在夏季发生的旱灾中一致性较好,秋季一般,冬季较差;重灾一致性较好,中、轻灾一致性较差;用"土壤-作物"系统法指标判断干旱,重旱约每3年一遇、中旱约1.9年一遇;用Z指数方法标准判断,重旱每7年一遇、中旱约2.1年一遇.
推荐文章
我国南方红壤区季节性干旱及对林果业的影响
季节性干旱
红壤区
南方
林果业
夏秋季节性干旱对南方春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季节性干旱
春玉米
农艺性状
抗旱系数
产量
南方季节性干旱特征分析——以湖北漳河灌区为例
季节性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相对湿润度指数
适用性
帕默尔干旱指数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干旱
特征描述
研究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站次比
干旱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Z指数方法判断南方季节性干旱的结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土壤-作物"系统法 Z指数法 对比分析 红壤丘岗区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2
字数 3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03.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179 5025 39.0 62.0
2 黄道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69 1502 22.0 37.0
3 彭廷柏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14 527 11.0 14.0
4 陈桂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15 430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51)
二级引证文献  (408)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9(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0(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1(3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5(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6(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7(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季节性干旱
"土壤-作物"系统法
Z指数法
对比分析
红壤丘岗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