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以湖南省桃源县(总土地面积4458.4 km2)为代表,采集该县1960~2001年的气象资料,结合有关科研成果,深入研究我国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合理调蓄利用水资源的依据,提出了抗御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对策.研究结果表明,7月~翌年2月份是该区季节性干旱的易发期,年发生概率在85%以上,中等和中等以上干旱的年发生概率在50%左右,7~8月份和11~12月份为年内的两个高发期,且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均是20世纪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但只要高标准、规范化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植被覆盖,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生物水库"和现有工程水库的蓄水抗旱潜力,以集水区或小流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再适当兴建小型水利工程,确保占土地总面积10%左右的塘堰等蓄水面积,将70%~80%的自然降水通过陆面拦截(含蒸散)方式截留并蓄存下来,使排出集水区或小流域的水量控制在年降水量的10%~20%,并积极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红壤丘陵区的季节性干旱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推荐文章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季节性干旱
成因
发生规律
红壤丘陵区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判别研究
农业气象学
季节性干旱
土壤水分平衡
土壤干旱指数模型
土壤相对湿度指数
中亚热带丘陵红壤区森林演替典型阶段土壤氮磷有效性
土壤养分供应
PVC顶盖埋管法
Hedley磷分级法
森林演替
中亚热带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管理 '富水土层' 红壤丘陵区
年,卷(期) 2004,(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16-25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S1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4.11.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334)
二级引证文献  (97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6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0(7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1(8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12(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3(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14(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2)
2015(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6(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3)
2017(8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9)
2018(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9(9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20(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管理
'富水土层'
红壤丘陵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