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由原产地引种的博白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 Hu et Huang)和红皮糙果茶(C. crapnelliana Tutcher)成长植株的形态、花、果实以及馆藏相关标本的详细比较和观察,认为这两个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博白油茶树皮被灰绿色的粉末,红皮糙果茶树皮被砖红色的粉末;博白油茶侧脉9~10对,叶缘具细锯齿,叶下偶见微毛;红皮糙果茶的侧脉7~8对,叶缘具浅细圆齿,叶下永远无毛;博白油茶花瓣数目6~7枚,为倒卵形到宽倒卵形,花瓣基部连生仅2 mm;红皮糙果茶花瓣数目常为8~9枚,甚至更多,为倒卵形到窄倒卵形,花瓣基部连生达4 mm;博白油茶的雄蕊花丝基部连生仅2 mm;红皮糙果茶的雄蕊花丝基部连生达5~6 mm.因而应该将博白油茶(C. gigantocarpa Hu et Huang)看作一个独立的种.
推荐文章
庆元县红皮糙果茶资源分布及开发应用前景初探
红皮糙果茶
不饱和脂肪酸
景观林
开发应用
红皮糙果茶种子生活力测定与发芽试验
红皮糙果茶
种子生活力
发芽试验
种皮结构
油料植物红皮糙果茶与油茶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红皮糙果茶
油茶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苎麻属分类学问题的探讨
<中国麻类作物栽培学>
苎麻属
分类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博白油茶和红皮糙果茶分类学问题的讨论
来源期刊 广西植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博白油茶 红皮糙果茶 分类学讨论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142.2003.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创兴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6 374 12.0 16.0
2 石祥刚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202 8.0 12.0
3 王秀娟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9)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博白油茶
红皮糙果茶
分类学讨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植物
月刊
1000-3142
45-1134/Q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48-4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5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