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改变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进行检测,并观察梗死体积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血浆PAI-1和PA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PA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梗死体积较大的患者PAP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的水平异常,既提示了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又可能是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PAP的升高则反映了纤溶系统被激活的程度,其临床检测有助于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溶栓和抗凝等治疗.
推荐文章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AI-1与t-PA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浆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活性的动态变化
脑梗塞/血液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管内皮细胞和纤溶功能的变化
神经病学
脑梗死血管内皮细胞和纤溶功能的变化
酶标法
血管内皮细胞
纤溶功能
脑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2
字数 19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13.2003.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钧培 26 97 6.0 9.0
2 王鸿利 24 142 6.0 11.0
3 窦红菊 9 48 4.0 6.0
4 方晶 12 63 5.0 7.0
5 王学锋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