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历史记载和研究为基础,应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分析方法,论证了秦代传国玉玺不是历史传说的一枚,而是有和氏璧和蓝田玉两个版本.其中和氏璧版本最早刻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颜色为青碧色,但于秦王政二十八年丢失于洞庭湖湖底,而后在秦王政三十六年为人以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形制和同样的刻文所重新仿刻并献回;而蓝田玉版本刻于丢失和氏璧版本的秦王政二十八年,刻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颜色为白色,这一版本于是年取代丢失的和氏璧版本而取得正统传国玺地位.该两个版本的观点对于鉴定和判别后唐以后历朝自刻的和仿制的传国玉玺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来源的所谓传国玉玺也有帮助.而秦王政二十六年一统天下时琢刻的原版和氏璧传国玺有可能仍然沉睡在洞庭湖湖底,值得当今世人的深切关注.
推荐文章
探析《佛像前的沉吟》的两个版本
二月河
《佛像前的沉吟》
版本
两个不同生态特征蝗区东亚飞蝗的两种代谢酶
蝗区
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杀虫剂抗性
东亚飞蝗
深静脉置管两种敷贴揭除方法的效果观察
敷贴
深静脉置管
疼痛
皮肤损伤
浅谈紫砂《玉玺壶》的气度
玉玺
气度
紫砂壶
魅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代传国玉玺揭谜--两个版本、两种材料、两枚玉玺
来源期刊 珠宝科技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文物考古 传国玉玺 历史记载 和氏璧 蓝田玉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珠宝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K876.8
字数 10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433.2003.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春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7 154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物考古
传国玉玺
历史记载
和氏璧
蓝田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超硬材料工程
双月刊
1673-1433
45-1331/TD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9号
48-6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