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草原长期生态监测和研究过程中,观测方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保证数据质量及其控制的关键环节,预防观测误差比纠正误差要容易得多。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取样方法,在现代标准化和网络化的监测和研究活动中至关重要。通过对两种样线法、巢式样方法和1 m×1 m样方法等4种方法监测羊草草原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生产力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草原植被监测,尤其是长期监测过程中,宜将物种丰富度的监测与生产力的监测分离开来。在以物种丰富度为监测目的时,样线法为宜,最小样线长度为400 m;在以监测羊草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为目的时,1 m×1 m样方法为宜,最少样方数为10。这样既可以缩小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的面积,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推荐文章
内蒙古羊草草原返青期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羊草
草原
NDVI
返青期
遥感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被分异的驱动力
锡林河流域
羊草草原
植被分异
结构方程模型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羊草草原建群种的影响
羊草草原
建群种
最低温
内蒙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羊草草原植被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草地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草原学 羊草草原 植被监测方法 内蒙古草原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12
字数 45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03.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诗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91 3278 29.0 56.0
2 王国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14 477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原学
羊草草原
植被监测方法
内蒙古草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地学报
双月刊
1007-0435
11-336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大楼152室
80-13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