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昆仑中巴公路剖面上多处产出石榴黑云角闪片岩、帘石石榴角闪岩和含榴斜长角闪片岩,即石榴角闪岩.不论在宏观尺度还是在微观尺度上中级变质的石榴角闪岩均可与较低级变质的黑云母-绿帘石-绿泥片岩呈条带状相间排列.通过野外岩石组合-构造变形的观察,结合室内岩石结构、变质组合和反应关系的分析,认为该区石榴角闪岩的形成与较低级变质基础上的局部变质叠加有关,这种叠加在构造活动的中心部位最为显著,石榴角闪岩的产出表明变质已达高角闪岩相.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的形成与一定程度上的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当流体挥发分组分活动强烈时,石榴子石不出现,而代之以单斜辉石-方柱石-斜长石组合.在组分活性方面,镁铁质组分比长英质组分的活动更为明显.石榴角闪岩的原岩既可以是基性岩,如玄武岩或辉长岩,也可以是沉积岩如杂砂岩.
推荐文章
红星山铅锌矿区变质斜长角闪岩系原岩恢复
红星山铅锌矿
北矿带
中矿带
斜长角闪岩
拉斑玄武岩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昆仑造山带中巴公路段石榴角闪岩形成的变质地质过程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榴角闪岩 流体 组分活动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2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
字数 54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留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3 862 15.0 27.0
2 陈炳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7 10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榴角闪岩
流体
组分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