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震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震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震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推荐文章
基于震源机制的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测方法讨论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区划
前震鉴别
科里奥利力余震效应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地震孕育机制
破裂机制
拉疏隆起
压缩凹陷
双向应变结构
盆地型长周期地震动的判别准则
长周期地震动
形成机理
判别准则
面波
地震动输入
反应谱卓越周期
岷江较场台地地震裂缝形成机制及其边坡稳定影响
较场镇台地
地裂缝
地震
岷江
地震构造追踪型地裂缝
地震层间滑动型地裂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周期的存在及形成机制讨论
来源期刊 华南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周期 磁力 自转速度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18.08
字数 2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662.2003.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韫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6 19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周期
磁力
自转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震
季刊
1001-8662
44-1266/P
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