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震活动的迁移是指地震沿着某一方向循序地发生,是地震活动总体无序中局部出现的有序结构.通过系统分析区域上典型的地震迁移现象可以发现,迁移可划分为沿断裂走向的纵向迁移、垂直断裂走向的横向迁移与岩石圈尺度的深源迁移三大类.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可初步归纳出纵向迁移(包括单向、双向、反复和跳跃式迁移等常见形式)、横向迁移和深源地震迁移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估算出了不同类型迁移的速度值,其中沿全球板块边界纵向迁移平均速度约为V=569 km/a,沿亚板块边界的平均速度约为V=120 km/a,沿大陆内部断裂带平均速度约为V=50 km/a.横向迁移相对比较复杂,初步发现在东亚存在两种速度分别为约20 km/a、50 km/a的迁移现象.而深源地震迁移速度的全球平均值大约为360 km/a.地震的纵向与横向迁移都存在不同层次和级别,也存在多种不同频率、 能量与速度的形变波与迁移现象,这很可能是区域上大地震丛集活动过程中断层相互作用、地震应力触发和岩石圈尺度的形变波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大空间尺度上的地震迁移现象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显然可为开展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推荐文章
福建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地震序列类型
分布特征
地震活动
福建
滇西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分析
地震序列
地震类型
主震
余震
基于震源机制的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测方法讨论
震源机制
地震烈度区划
前震鉴别
科里奥利力余震效应
2003年民乐-山丹6.1和5.8级地震序列类型及地震学参数异常特征
序列特征
活动性指标
短临异常特征
甘肃民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迁移的类型、特征及机制讨论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体系 地震迁移 应力触发 形变波 地震危险性分析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地应力与地球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2
页数 20页 分类号 P315
字数 182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90/j.issn.1006-6616.2020.26.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根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0 324 9.0 17.0
3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52 2448 27.0 40.0
5 刘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8 219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体系
地震迁移
应力触发
形变波
地震危险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