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发育不同方向的新生代断层,主要包括NE、NNE、NEE、近EW和NW向等,从运动学平衡角度推测这些断层均应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具走滑分量的正断层或上盘斜落的走滑断层。本文提出一个双动力过程模式来解释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始新世时主要发生NWW—SEE向区域裂陷伸展,形成NE—NNE向正断层和NEE—近EW向传递断层;渐新世时,受纵贯研究区的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的影响,叠加了SN向的局部伸展,形成大量NEE—近EW向盖层正断层。晚第三纪时NNE向区域性伸展作用基本停止,深断裂仍继续右旋走滑活动,引起盆地区断层进一步活动。
推荐文章
渤海湾盆地大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原型
大歧口凹陷
构造演化
原型盆地
走滑拉分
歧口凹陷滑脱构造剖析及对油气地质意义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滑脱构造
重力作用
油气赋存
歧口凹陷新生代宏观构造解释及勘探前景分析
歧口凹陷
新生代
宏观构造解释
北大港潜山带
张东-歧东断裂构造带
黄河口凹陷新生代断裂体系与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断裂性质
演化规律
黄河口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双向伸展 裂陷作用 走滑作用 构造演化 歧口凹陷 新生代构造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4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4
字数 76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3-5020.2003.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漆家福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7 1357 21.0 36.0
2 岳云福 4 134 4.0 4.0
3 王光奇 2 1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454)
二级引证文献  (907)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7(4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08(6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09(5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0(9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1(7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2(10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90)
2013(7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4(7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5(9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6(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7(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0)
2018(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9(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20(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向伸展
裂陷作用
走滑作用
构造演化
歧口凹陷
新生代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