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甘薯抗病新品系97-10与感病品种新种花,就它们的生化反应与抗青枯病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青枯菌后,抗病品系97-10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高的速度和峰值都大于感病品种新种花,说明PAL和POD活性变化与甘薯对青枯病的抗性之间有密切关系.t测验结果表明,抗病新品系97-10与感病品种新种花的PAL和POD活性峰值差异极显著.
推荐文章
药物处理对疯枣枝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枣疯病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可溶性蛋白质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氧化胁迫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磷脂氢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几种农药对棉花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棉花
农药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芦笋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及抑制条件的研究
芦笋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特性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薯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青枯病 抗性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2.2
字数 23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03.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世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2 297 9.0 17.0
2 卢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2 381 10.0 19.0
3 李本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2 476 13.0 19.0
4 种藏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23 223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青枯病
抗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