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揭示引起黄疸的炎症反应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实验组(11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良性对照组(10例,由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及恶性对照组(6例,胆道恶性肿瘤未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Ⅳ(IL-6)及白细胞介素X(IL-10)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前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及良性对照组血清IL-6、IL-10水平均高于恶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与IL-6水平、体温、白细胞计数有关联,而与血清总胆红素无关联.结论:解除黄疸有助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及中止机体抗炎反应,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转归情况.
推荐文章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姑息性外科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变化的意义
来源期刊 肝胆胰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胆汁郁积 细胞因子 胆道肿瘤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4,1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7.43
字数 1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54.2003.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绥冲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外一科 27 72 6.0 7.0
2 聂勇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外一科 37 84 6.0 7.0
3 王晓瑾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外一科 9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胆汁郁积
细胞因子
胆道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肝胆胰外科杂志
月刊
1007-1954
33-1196/R
大16开
浙江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同心楼601室
3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