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生血管生成是绝大多数肿瘤得以生长和转移的必要前提. 所以,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是非常有前途的一种方法, 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癌症疗法. 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抑制促血管生成信号或扩大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来干扰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这领域的广泛研究已经发现了一系列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二是利用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的差别来携带杀伤性药物直接特异性破坏已形成的肿瘤血管; 另外, 内皮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制成疫苗也可起到直接杀伤作用. 到目前为止, 虽然很多抑制肿瘤血管的药物已经被用于临床试验, 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从长远来看, 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包括抗血管基因治疗策略, 靶向药物导入系统的研究, 以及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疗法、化疗和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都在探讨中. 随着肿瘤模型评估系统的发展, 抗血管治疗肿瘤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广泛进入临床应用.
推荐文章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
血管生成
抑制剂
栓塞,治疗性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治疗局限和策略
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正常化
肿瘤干细胞
精准治疗
策略
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的进展
肿瘤
血管生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抗肿瘤血管生成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肿瘤
血管生成
基因治疗
放射学,介入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抑制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策略和展望
来源期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肿瘤 血管 肿瘤血管抑制治疗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小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3-880
页数 8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新垣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62 327 10.0 14.0
2 张紫莱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2 4 1.0 2.0
3 王晋慧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生成
肿瘤
血管
肿瘤血管抑制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2-9145
31-1940/Q
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
4-210
196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309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4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