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在硅锗合金衬底上采用氧化等制膜方式生成零维和三维的纳米结构样品,用高精度椭偏仪(HPE)、卢瑟福背散射谱仪(RBS)和高分辨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R-STEM)测量样品的纳米结构,并采用美国威思康新州立大学开发的Rump模拟软件对卢瑟福背散射谱(RBS)中的CHANNEL谱和RANDOM谱分别进行精细结构模拟,计算且测量出纳米氧化层与锗的纳米薄膜结构分布,并且反馈控制加工过程,优化硅锗半导体材料纳米结构样品的加工条件.我们在硅锗合金的氧化层表面中首次发现纳米锗量子点和量子层结构,我们首次提出的生成硅锗纳米结构的优化加工条件的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的匹配公式和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得很好.
推荐文章
纳米结构锆合金组织氧化膜结构演变的XRD分析
zr合金
纳米结构金属
X射线
腐蚀
纳米SiO2复合对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纳米复合
生长动力学
掺杂
低维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研究进展
低维复合金属氧化物
纳米结构
溶胶-凝胶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Ge合金氧化层中的纳米结构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氧化 纳米层 硅锗合金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71.1
字数 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63.2003.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伟其 贵州教育学院物理系 23 43 4.0 5.0
2 刘世荣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电镜室 38 338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
纳米层
硅锗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