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赣北存在近南北向(D1)、近东西向(D2)、北北西-北北东向(D3)三个世代的叠加褶皱.它们是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缓慢拼贴过程中应力向板内传递的结果,均形成于前震旦纪.从发生的时间来看,应与格林威尔造成山运动相当.
推荐文章
那拉提构造带震旦纪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那拉提
构造带
震旦纪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流体构造动力学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流体
构造
构造动力学
流体构造动力学
北黄海盆地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演化过程
北黄海盆地
构造变形样式
动力学演化
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
赣东北
叠加褶皱
前震旦纪
格林威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赣北前震旦纪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前震旦纪 叠加褶皱 构造变形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54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03.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泽军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4 358 10.0 16.0
2 蔡雄飞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4 450 11.0 13.0
3 顾延生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3 603 14.0 20.0
4 秦松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9 107 7.0 9.0
5 张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00 776 15.0 21.0
6 赵温霞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1 236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扬子板块
前震旦纪
叠加褶皱
构造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