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震研究       
摘要: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青藏高原及川、滇、缅、印支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现今地壳运动观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反演等领域取得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成果,结合对泰、越等国的野外地质考察与认识,以探索建立对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变形状态起控制作用的构造框架为目的,提出了相对于“活动地块”的“相对稳定地块”的概念.综合分析认为,巽他地块在构造演化、介质特性及现今运动与变形等方面类似于青藏高原周缘的塔里木、阿拉善、扬子等地块,具有“相对稳定地块”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调节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刚性约束边界.这同时意味着,青藏高原侧向挤出动力作用的势力范围可能覆盖了川、滇、缅及印度支那北部的广大地区,这有助于加深对该地区强震动力学环境的认识.
推荐文章
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构造演化
动力学机制
印支地块
莺歌海盆地
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类型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
盆地
演化
动力学类型
地球动力学
机制
扬子地块东南缘多期构造变形及其油气意义
扬子地块东南缘
武夷山
云开大山
多期构造变形
油气成藏
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
断层擦痕
古应力场分析
构造演化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巽他地块的构造演化与介质特性的动力学意义
来源期刊 地震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巽他地块 相对稳定地块 古老陆核 侧向挤出 顺时针旋转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3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1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国 35 255 10.0 14.0
2 皇甫岗 17 282 8.0 16.0
3 龙飞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巽他地块
相对稳定地块
古老陆核
侧向挤出
顺时针旋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研究
季刊
1000-0666
53-1062/P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0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