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耐虫性测定结果表明,培矮64S/32E(超级稻)对褐飞虱为害具有较强的耐虫性,嘉育948(籼稻)兼有耐虫性和抗生性,秀水11(粳稻)和汕优63(籼型杂交稻)与TN1(感虫对照)一样无耐虫性,ASD7、IR64为抗生性品种.稻株生长补偿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接虫或者剪分蘖处理,秀水11和汕优63品种的稻株株高、茎蘖数、倒2叶叶面积、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以伤流量表示)的变化率与TN1相似,说明秀水11和汕优63品种均无明显的补偿作用.培矮64S/32E品种的株高、叶面积无明显变化,茎蘖数大大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小,表明它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嘉育948的株高减小,但茎蘖数和叶面积增加,表现出较强的补偿作用.
推荐文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耐虫特性研究
水稻品种
褐飞虱
耐虫特性
种群参数
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及评价方法比较
水稻品种(组合)
褐飞虱
抗性鉴定
评价方法
抗褐飞虱生物型Ⅱ水稻品种的田间抗性评价
水稻品种
褐飞虱
生物型Ⅱ
抗性评价
水稻麦黄酮对褐飞虱的抗性潜力
水稻
麦黄酮
褐飞虱
植物抗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和补偿作用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褐飞虱 耐性 补偿作用 评价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3.1
字数 4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7216.2003.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家安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191 5151 38.0 60.0
2 徐红星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91 1886 25.0 39.0
3 吕仲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6 2139 28.0 40.0
4 郑许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21 2106 27.0 39.0
5 俞晓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96 2977 30.0 50.0
6 陈建明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 116 2682 28.0 4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219)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品种
褐飞虱
耐性
补偿作用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808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