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Antheraea perny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pNPV)作为载体研究了报告基因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在柞蚕幼虫体内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 ApNPV能够使柞蚕幼虫产生典型的脓病病症,但不形成多角体.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表达载体能够使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柞蚕幼虫体内得到高效表达.雌性幼虫个体的表达量为 2.4× 107u,雄性幼虫个体的表达量为 1.8× 107U;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在表达时相上早 96h;对于同一个体,组织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较血淋巴上清液中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高. SDS- PAGE结果显示 ,所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分子量为 116kD.
推荐文章
Ascofuranone增加HepG2细胞LDLR报告基因表达的生物活性的研究
高通量筛选
荧光素酶
基因表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Ascofuranone
利用柞蚕幼虫繁殖rApNPV的研究初报
重组核型
多角体病毒
繁殖
基因表达
柞蚕
酪氨酸酶基因作报告基因的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酪氨酸酶
磁共振成像
基因,报告
基因表达调控,酶学
分子生物学
报告基因技术及其在土壤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报告基因技术
lux、gfp、lacZ、inaZ
土壤质量监测
土壤化学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报告基因在柞蚕幼虫体内表达的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柞蚕 β-半乳糖苷酶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报告基因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蚕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2|S884.5+1
字数 2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英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5 237 9.0 12.0
2 石生林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7 230 10.0 12.0
5 刘限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82 573 12.0 21.0
6 张忠泽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4 910 16.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表达
柞蚕
β-半乳糖苷酶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报告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