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8例(36侧)成人颅底湿标本视神经管进行了解剖观测,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的口径、视神经硬膜鞘各壁的厚度、眼动脉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眼动脉与视神经管下壁的关系.结果①从视神经管颅口到眶口硬膜鞘的各壁逐渐增厚;②在视神经管颅口处,61.2%眼动脉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到了眶口处,81.9%眼动脉绕到视神经的外下方;③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行走于视神经硬膜鞘下壁内.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视神经间接损伤后,硬膜鞘在眶口处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最强.由于管内段视神经被牢固地定于视神经管内,在外力作用下,管内段视神经能承受位移的潜力有限.
推荐文章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视神经管
显微外科解剖
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的解剖学研究
内窥镜
视神经管减压
蝶窦
解剖
眼动脉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
眼动脉
视神经管
显微解剖
视神经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视神经管
应用解剖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
视神经管减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神经管内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神经 硬摸鞘 眼动脉 显微解剖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91
字数 1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457.2003.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卉 安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146 820 15.0 18.0
2 石献忠 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系 17 169 7.0 12.0
3 沙素红 安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6 27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神经
硬摸鞘
眼动脉
显微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解剖学杂志
季刊
1005-1457
51-1429/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一教学楼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