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犬体外循环(CPB)再灌注后吡那地尔超极化心脏停搏液与传统高钾心脏停搏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 12只雄性杂种狼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主动脉阻断时用4℃ St.Thomas Ⅱ号心脏停搏液(K+ 20 mmol/L),每30分钟灌注1次;实验组(n=6):用4℃含吡那地尔50 μmol/L 的St.Thomas Ⅱ号心脏停搏液(K+ 5 mmol/L),每50分钟灌注1次.两组犬主动脉均阻断150分钟.在转流前和主动脉开放后180分钟时测定TNF-α和IL-6的含量,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30、60、120和180分钟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主动脉开放后180分钟,两组TNF-α和IL-6与转流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主动脉开放后120分钟和180分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与转流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与传统高钾心脏停搏液比较,吡那地尔超极化心脏停搏液无明显的减轻炎性反应作用,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也并不优于传统的高钾心脏停搏液.
推荐文章
超极化停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体外循环
超极化停搏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磷脂酰丝氨酸
吡那地尔介导的超极化停搏液对未成熟兔心肌保护的研究
吡那地尔
超极化停搏液
心肌
心肌保护
幼兔
超极化停搏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超极化停搏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ATP敏感性钾通道
细胞凋亡
尼可地尔含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Na+-K+ATP酶的保护作用
尼可地尔
心麻痹液
Na(+) K(+)交换 ATP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那地尔超极化心脏停搏液对再灌注后细胞因子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那地尔 心脏停搏液 细胞因子 心脏功能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4.1
字数 22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848.2003.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214 868 13.0 19.0
2 郭应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54 242 9.0 14.0
3 王儒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41 96 6.0 8.0
4 李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24 32 3.0 5.0
5 隋东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5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那地尔
心脏停搏液
细胞因子
心脏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