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寻找更多的后备资源量,在研究了大庆长垣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成藏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油岩、古构造和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认为长垣喇-萨-杏-太构造、高台子构造和葡西南构造的扶杨油层油气主要来自西侧的齐家-古龙凹陷,太南、葡萄花和敖包塔构造的扶杨油层油气来自西侧的齐家-古龙凹陷及三肇凹陷两个方向.杏树岗至葡北是近期提交储量的优选区,预计可提交预测储量约1.3×108t,长垣北部喇嘛甸、萨尔图地区西侧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推荐文章
大庆长垣中部扶余油层潜力研究
扶余油层
地质特征
潜力研究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松辽盆地北部
大庆长垣
扶余油层
成藏体系
勘探潜力
差异聚集
大庆长垣西侧扶杨油层油水同层形成及识别
油水同层
势平衡流
油水层识别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朝阳沟阶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分析与油气运移模式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模式
生物标志化合物
朝阳沟阶地松辽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勘探潜力分析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成藏机制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4
字数 35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景晔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6 463 12.0 21.0
2 张革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0 314 11.0 17.0
3 杨庆杰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176 7.0 10.0
4 郝爱宏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 3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34)
二级引证文献  (29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4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4(4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5(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6(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庆长垣
成藏机制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