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系统查明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聚过程和富集特征,详细研究其油气运移条件,并通过油田开发动态数据验证,总结油气富集的主要特征.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具有垂向—侧向双重油气运移方式,垂向运移主要发生在上覆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内,油气在超压作用下,沿开启的T2油源断层“倒灌”进入下伏扶余油层;侧向运移主要有3种类型:源内沿砂体向油源断层上升盘短距离侧向运移;近源沿构造轴向向继承性局部隆起带短距离侧向运移;远源沿砂体沟通的Ⅱ类断裂密集带向朝阳沟阶地长距离侧向运移.油源断层发育部位和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附近、构造轴向与断层走向近一致的鼻状构造为富油区带;因特征不同,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不是主要富油部位,而在朝阳沟阶地为有利储油构造.
推荐文章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油气优势运移通道
大庆长垣
扶余油层
输导体系
优势运移通道
构造诱导
流体过剩压力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松辽盆地北部
大庆长垣
扶余油层
成藏体系
勘探潜力
差异聚集
大庆长垣扶余致密油水平井测井解释
测井解释
致密油
井眼轨迹
水平井
测井响应
甜点优选
产能评价
大庆长垣中部扶余油层潜力研究
扶余油层
地质特征
潜力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与富集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油气运移 油气富集特征 断裂密集带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707
页数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66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同文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22 247 9.0 15.0
2 吕延防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57 791 18.0 26.0
3 刘宗堡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23 192 8.0 13.0
4 付广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129 1171 18.0 26.0
5 付晓飞 东北石油大学油气藏形成机理与资源评价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37 410 12.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44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77)
二级引证文献  (259)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7(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8(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扶余油层
油气运移
油气富集特征
断裂密集带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