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门山断裂带以东、江南雪峰隆起带以西的华南地区,在断裂、褶皱变形等构造形迹上存在非常规律的有序性.其构造形迹(断裂、褶皱等)大都沿NE-NNE排列,并且变形强度从SE向NW逐渐减弱.这种有序变形规模巨大,仅川东的隔挡式褶皱-冲断带规模就超过了著名的侏罗山式褶皱.这种变形的有序性是与基底存在多层次的倾向SE的拆离滑脱面密切相关的,它们起始于印支-早燕山期,定型于晚燕山-喜马拉雅期,其形成动力来自于华南板块向NW方向的运动.
推荐文章
计及非线性变形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柔性梁
应变-变形位移
非线性
变形耦合项
光动力学疗法和声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
声动力学疗法
光敏剂
声敏剂
肿瘤
基于位错动力学方法的动态塑性变形研究
动态塑性变形
位错动力学
动态加载
酶法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R-(-)-乙酰基邻氯扁桃酸
酶法动态动力学拆分
脂肪酶Pseudomonas sp. ECU1011
扁桃酸消旋酶
乙酰基邻氯扁桃酸
邻氯扁桃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及邻区有序变形及其动力学初探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有序变形 动力学 华南及邻区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
字数 54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向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7 460 13.0 17.0
2 朱大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4 1697 23.0 36.0
3 孟宪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6 1035 17.0 26.0
4 王建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8 1752 24.0 37.0
5 邵兆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80 1056 17.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90)
二级引证文献  (632)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2(4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3(6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4(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5(9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6(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7(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8(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9(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20(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序变形
动力学
华南及邻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