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Ⅰ组、三角形Ⅱ组、梯形Ⅰ组和梯形Ⅱ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对三角形Ⅰ组和Ⅱ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频率0.1 Hz,峰速240°/s)刺激1 h和1.5 h,对梯形Ⅰ组和Ⅱ组分别采用梯形刺激模式(加速度10°/s2,峰速240°/s,持续5 min,减速至0)刺激1 h和1.5 h,诱发运动病.结果:在所用的4种刺激模式中,三角形Ⅱ组和梯形Ⅰ组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梯形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三角形Ⅱ组和梯形Ⅰ组高岭土摄入量与三角形Ⅰ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三角形Ⅱ组或梯形Ⅰ组的刺激模式诱发运动病的效果较好 .
推荐文章
色钉菇多糖抗运动病作用的分析
色钉菇多糖
抗运动病
5-羟色胺
姜半夏对大鼠抗运动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姜半夏
运动病
旋转刺激
高岭土
牛肝菌粗多糖抗运动病作用的原理研究
牛肝菌粗多糖
运动病
迷宫
跳台
5-羟色胺
运动病易感性量表(MSSQ)筛选运动病易感人群
运动病易感性
病史调查
倒视
耐受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种诱发大鼠运动病刺激模式的比较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晕动病/病因学 刺激模式 高岭土 疾病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R852.33
字数 2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87X.200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立身 20 92 6.0 9.0
2 付静宜 空军总医院空军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 2 4 1.0 2.0
3 孙祖玥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4 13 3.0 3.0
4 刘丽 空军总医院空军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 28 6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晕动病/病因学
刺激模式
高岭土
疾病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587X
22-1342/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2-2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3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4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