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靠云滴的射线光学模型, 针对具有吸收的耗散介质, 可得到形式完整的电磁波反射系数公式, 并且可求得具有几何意义的实际折射角.文中重点讨论了云滴中污染内含物及其不同的内混合方式对光化通量增强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 云滴的存在都能增强光子的光化通量, 仅当吸收系数非常大时, 云滴内光化通量才会减小; 无论哪一种内混合方式, 受污染的云滴内光化通量增强基本上稍大于先前的估计值; 光化通量增强因子一般都在1.2~1.62之间, 即光化通量增加了20%~62%; 吸收系数为零时, 增强因子与云滴半径无关; 增强因子随云滴半径和吸收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云滴半径接近1 μm时, 吸收系数的影响迅速减小.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受污染的云滴内NOx光化通量的计算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Fresnel 反射定理 射线光学 有效介质近似理论 NOx光化通量增强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28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27.32
字数 56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34.2003.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8 453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resnel
反射定理
射线光学
有效介质近似理论
NOx光化通量增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