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给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岭北、赤峰巴林左旗(林东)两个典型旱作区设置试验,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影响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期间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产优化栽培条件下,群体干物质积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出苗至拔节(出苗后30 d内)为指数增长期;拔节至乳熟期(出苗后31~65 d)为直线增长期;乳熟末至完熟期(出苗后65~80 d)为缓慢增长期.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的趋势与此基本一致.生产上,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适量配合施用,可延缓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速度的下降,促进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实现春小麦高产.
推荐文章
春小麦秸秆还田对后茬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小麦秸秆还田
地膜覆盖
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绿洲灌区
CO2浓度升高、氮与土壤水分对春小麦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效应
CO2浓度升高
土壤水分
N肥用量
干物质积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旱作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来源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旱作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1|S311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041.2003.04.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旱作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麦类作物学报
月刊
1009-1041
61-1359/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52-6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6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