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极性化合物则显著增加.此外,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成熟度亦存在着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高,而在低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低.根据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特征和成熟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陆东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柳屯环洼深层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柳屯洼陷
深层
油气形成条件
异常高孔隙压力
成藏机理
勘探方向
非均质油气藏的测井技术发展方向
非均质
储集层
裂缝(岩石)
测井
评价
技术
四川
东营凹陷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东营凹陷
断陷盆地
隐蔽油气藏
成藏史
成藏模式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勘探方向
哈日凹陷
油气成藏机理
油气藏类型
银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均质性 烃类组成 油气藏 聚集史 陆东凹陷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31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926.2003.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敏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102 878 13.0 26.0
2 张春明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19 181 8.0 12.0
3 刘庆新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3 25 3.0 3.0
4 冯敏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3 4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均质性
烃类组成
油气藏
聚集史
陆东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