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治疗结果及预后.全部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12例中男性患病稍多于女性.肿瘤分别位于舌部、唇部、牙龈、颊部及额部皮肤.通常表现为质韧肿物,可伴疼痛、出血.镜下表现: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成巢状、条索状不规则排列,分布于粘液样基质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标本波形蛋白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手术治疗后3例复发,未见转移.结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中间型血管肿瘤,容易复发,术后应长期随访.
推荐文章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和治疗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诊断
治疗
脾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MRI、病理表现并文献复习
脾脏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磁共振成像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血管内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腔颌面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口腔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随访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2.2|R739.8
字数 2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3.02.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新明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93 299 9.0 11.0
2 张文峰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77 419 10.0 16.0
3 赵怡芳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149 848 14.0 22.0
4 孙志军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16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内皮瘤
口腔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随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