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迄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笔者简述了气源对比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并利用多指标综合对比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初算了不同区块气源的混合比.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既有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石炭-二叠系来源约占70%),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60%~70%).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
奥陶系风化壳
天然气成藏期次
天然气成藏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地震相特征与天然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风化壳
岩溶油气藏
地震相
特征
天然气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的运移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奥陶系风化壳
天然气运移
气藏
地质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晚古生代
气藏
天然气运移
成藏形成
勘探方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分析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奥陶系风化壳 天然气藏 气源分析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Ⅲ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45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3021.2003.z1.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贤庆 江汉石油学院测试中心 28 453 13.0 20.0
3 姜晓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8 117 5.0 8.0
4 侯读杰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33 568 11.0 23.0
5 张爱云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30 646 15.0 25.0
8 胡国艺 8 169 6.0 8.0
9 李剑 7 16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奥陶系风化壳
天然气藏
气源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