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等因素,对64井次的修正等时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释.结果表明:①中部气田储层为单一介质储层(93.7%),双孔介质不发育;②气藏为复合型气藏(59.4%),均质模型较少;③渗流边界主要有开口或平行边界两种,与沟槽一致性好;④气井酸化压裂效比较理想,89.1%的井无污染;⑤邻井干扰少(7.8%),有一定加密潜力.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沟槽识别新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
气田
碳酸盐岩
风化壳
沟槽
识别
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储层保护技术
完井
钻井液
储层保护
长北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烃源岩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
长7
烃源岩
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晚古生代
气藏
天然气运移
成藏形成
勘探方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试井特征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非均质性 缝洞 试井 压力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9.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顺利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1 1627 20.0 32.0
2 王少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1 243 8.0 13.0
3 代金友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 328 10.0 17.0
4 刘广峰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6 255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7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碳酸盐岩
储集层
非均质性
缝洞
试井
压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