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和血清醛固酮(AL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口服氯沙坦(50~100 mg*d-1,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12.5~25 mg*d-1)20周,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PRA、ANGⅡ、ET-1和ALD、TNF-α的变化.结果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ALD、ET-1、TNF-α明显下降(均P< 0.001),而血浆PRA、ANGⅡ明显上升(均P<0.001).结论氯沙坦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降低血清ALD水平.
推荐文章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高血压病
氯沙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多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高血压
左室重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多态性
性别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炎性因子
血压
老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氯沙坦 高血压病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3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4.1|R453
字数 1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03.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兵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72 492 13.0 19.0
2 罗明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63 331 10.0 15.0
3 王宏保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14 70 5.0 8.0
4 邓南伟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22 7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氯沙坦
高血压病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学
双月刊
1671-7562
32-1659/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69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