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赤丹退黄颗粒的成型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芍药苷、丹参酮ⅡA、葛根素多种主要指标成分加以评价,选择较佳的成型工艺方法.结果喷雾干燥法对芍药苷和葛根素的转移率分别为70.90%和82.33%,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51.04%;而采用摇摆式颗粒机制粒上述3种成分的转移率分别为3631%、81.07%和0%.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制粒与干燥,成型工艺先进,以主要成分为指标评价的成品质量较佳.
推荐文章
多种活性成分为指标赤栀黄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赤栀黄颗粒
HPLC
正交实验
综合评分
β-环糊精包合复方丹黄颗粒中挥发油工艺研究
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实验
X-射线衍射
自拟丹赤退黄汤直肠滴入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研究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丹赤退黄汤
直肠滴入
更昔洛韦
保肝
肝功能
肝脾大小
肝脏纤维化标志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成型工艺对赤丹退黄颗粒主要指标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新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赤丹退黄颗粒 成型工艺 芍药苷 丹参酮ⅡA 葛根素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医药研究(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峰群 44 228 9.0 14.0
2 金城 30 777 12.0 27.0
3 韩晋 54 326 8.0 17.0
4 胡琳 6 22 2.0 4.0
5 贺承山 13 132 7.0 11.0
6 朱传薇 1 0 0.0 0.0
7 何守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丹退黄颗粒
成型工艺
芍药苷
丹参酮ⅡA
葛根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新医药
月刊
1726-9393
11-1022/NR
湖北省十堰市邮政28号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