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肾损伤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改的YU法制备大鼠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休克组、复苏3 h 组、6 h 组、12 h 组、24 h 组、48 h 组,其中8只大鼠按配伍组设计观察BUN及Scr的变化,42只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观察肾组织的常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休克末的平均失血量约占总血量的60.42%.再灌注 3 h 的BUN及Scr和24 h 的肾组织病理损伤积分高于其他复苏组(P<0.05).肾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也支持此结果.结论再灌注后肾功能和结构损伤分别以3 h及24 h 最明显;功能恢复早于结构修复.
推荐文章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血液NO、NOS的改变和丹参的作用
失血性休克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丹参
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损伤,肾
树突状细胞
血管加压素院前维持血压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非控制出血性休克
血管加压素
低压复苏
院前救治
大鼠失血性休克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及与肠道菌移位的关系
休克
出血性
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
细胞膜通透性
细菌
大鼠
Sprague-Dawle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与时间的关系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时间 SD大鼠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9-4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92
字数 2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3.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仁 28 430 12.0 20.0
2 谢潮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肾内科 7 26 2.0 5.0
3 钟先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肾内科 11 137 6.0 11.0
4 成玉斌 5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时间
SD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