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Ⅶ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0代;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阳性,透射电镜检测出W-P小体.结论该法可成功培养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
推荐文章
新生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乳鼠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模型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人和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内皮,血管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的
胶原酶类
体外研究
人类
大鼠,Sprague-Dawley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视网膜
内皮细胞
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血管 内皮细胞 血管球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8-6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3.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锡庆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62 342 10.0 15.0
2 王晓东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116 559 10.0 19.0
3 王科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31 275 7.0 16.0
4 张亚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59 372 9.0 16.0
5 张德强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9 47 5.0 6.0
6 刘新晖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 5 23 3.0 4.0
7 张学兰 苏州大学附属儿科研究所 61 557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血管
内皮细胞
血管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